“双一流”建设取得显著成效
在5日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,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(以下简称“‘双一流’建设”)工作情况的报告提请审议。报告指出,“双一流”建设8年多来取得显著成效。
报告显示,2016年以来,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培养了全国超过50%的硕士和80%的博士,承担了90%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,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增强。
同时,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。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一批基础研究原创性成果产生了世界级影响;材料科学与工程、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一批建设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前列;载人航天、探月探火、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。科技成果转化更加有力,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生态加速形成。
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也深入推进,涌现一批大先生和战略科学家,王泽山、刘永坦、王大中、李德仁、薛其坤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,王振义、张晋藩、黄大年等获得国家荣誉称号。
“双一流”建设工作的内部治理体系也不断完善。例如:规范学术委员会运行,推动管理重心下移,激发院系办学活力;实行教师分类评价,突出服务国家需求和注重实际贡献,探索代表性成果评价,落实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,多元多维评价体系逐步确立。
“双一流”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。报告显示,132所建设高校对口支援121所中西部高校,10所“双一流”建设师范大学牵头支持32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师范院校,带动各地布局建设410个地方高水平大学和1387个优势特色学科,建立高校分类发展体系,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各自的发展定位上争创一流。( 吴叶凡)